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在“晋江经验”的发祥地,博创赛带来海量人才、宝贵机遇,为晋江这座民营经济强市注入强劲创新动能,在推动科创资源下沉县域、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记,向全国展现了县域城市承接高端科创资源、以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大赛通过“以赛促创、以赛促融、以赛促引”的模式,不仅促成博士后群体的科研智慧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,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转化,更成为地方引才的“强磁场”。
近日,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泉州圆满闭幕。在这场代表中国博士后群体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,厦门斩获金奖6个(全国共设金奖63个)、银奖1个、铜奖6个以及优胜奖10个,取得突破性成绩。
10月26日至28日,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晋江成功举办。记者获悉,晋江共有14个项目入围总决赛,斩获1金3银3铜的优异成绩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博士后团队分时段、分线路深入晋江食品企业、文化地标与科创载体,实地感受城市产业活力与文化底蕴,为后续产学研合作、项目落地搭建桥梁。
27日全天,共有23个项目在晋江成功对接,覆盖文化科技、鞋服智造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绿色发展等领域。大赛开赛两天来,累计签约项目预计投资金额超4亿元。
记者在赛场内发现不少海外选手的身影,他们带着各自的前沿科研项目参与其中,为这场赛事增添了浓厚的国际交流氛围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博士后团队分时段、分线路深入晋江食品企业、文化地标与科创载体,实地感受城市产业活力与文化底蕴,为后续产学研合作、项目落地搭建桥梁。
从“揭榜领题”到“常态化对接”,从“实验室数据”到“生产线产品”,在激活科创“源头活水”,锻造新质生产力“硬实力”的进程中,一条从科研到产业的转化路径,正逐渐清晰。
237家用人单位现场抛出“橄榄枝”,带来1593个博士、博士后优质岗位,上演一场“人才与机遇”双向奔赴的精彩大戏。
从科技咨询、融资孵化到贷款授信,构建起“一站式”创业服务体系,以强大的“服务矩阵”为博士创业者补齐“创业要素”,注入强劲的“晋江动能”。
一套打通赛事服务与会务服务的数字化会务系统,凭借全方位、智能化的服务体验,成为大赛的一大“隐形亮点”。
组建了由252位高水平专家构成的评审团队,每个赛馆由9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。
一批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在晋江深度对接,安踏、盼盼、舒华等本土企业以“科创合作者”姿态,展现传统产业向“创新驱动”转型的决心。
活动以“智汇博创 链启未来”为主题,设置“博士后制度四十周年”特别对话、院士主旨演讲、知名企业家分享、创投大咖分享、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代表分享等环节。